纺织服装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之一,在环境污染、节能减排等政策调控下,我国规模以上印染企业2019年印染布产量490.69亿米,市场进出口总额下降,以下是印染行业现状分析。
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的提升,我国印染工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,技术水平与设备先进性显著提高,印染工业企业发展势态迅速,但是2011年以来我国印染行业规模有所收窄。根据印染行业分析数据,2019年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印染布产量490.69亿米。
2020年第一季度,行业亏损面和亏损总额大幅增加,印染行业现状指出,1561家规模以上印染企业亏损企业户数745家,亏损面达47.73%,较2019年同期扩大19.38个百分点;亏损企业亏损总额11.49亿元,较2019年同期增加72.56%。
从区域来看,印染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省份,行业需求增速下滑后,这些地区水资源丰富、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发达、环境承载能力强等优势凸显,产能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。浙江、江苏、福建、山东、广东五省份印染布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达95.95%,较2018年提升4.55%,其中浙江地区占比超过60%。
从主要质效指标来看,规模以上印染企业三费比例7.95%,较2019年同期增加0.65个百分点,其中,棉印染企业为7.56%、化纤印染企业为11.41%。成本费用利润率2.60%,较2019年同期减少0.92个百分点;销售利润率2.50%,较2019年同期降低0.85个百分点;产成品周转率3.58次/年,同比减少38.13%;应收账款周转率1.81次/年,同比减少25.25%;总资产周转率0.19次/年,同比减少25.25%。
目前,我国印染行业市场四分天下。印染行业现状指出,国外跨国巨头利用其产品独特性、品牌、技术服务和新产品前瞻性开发等方面的优势占据着高端产品市场;以传化、德美为代表的国内综合性纺织化学品企业,利用产品稳定性和快速的技术服务,控制着国内中端产品市场;一批专业化技术较强的企业分占了某些细分专业产品市场;大量的家庭作坊式小型生产企业,利用低价和地域优势抢占部分低端市场。
《纺织工业发展规划(2016-2020年)》中提出,“十三五”期间,我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6%至7%区间,纺织品服装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基本稳定。人口增长和经济复苏支撑全球纤维消费需求继续增长,“十三五”期间全球纤维消费量年均增速为2.5%以上。
进入2021年后,从全国来看环境治理工作的力度仍未出现下降,在年内逐步展开的“污染源普查”工作将会对国内印染行业提出更为严格的环境治理要求,并且“污染防治”被写入2021年中国经济工作三大攻坚战,以上便是印染行业现状分析所有内容了。